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周晓媛
十一假期将近,不少小伙伴们都已经组起了露营趴、采摘趴、展览趴、美食趴……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听到越来越多的假期“嗨计划”里都少不了一杯助兴酒。
杭州蒋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特别提醒:适量饮酒才和欢聚更配,别让醉酒毁了美好假期。
视觉中国供图
科普一:俗话说的酒精上头,究竟是什么?
酒精,也就是乙醇进入人体后能迅速地被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处。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和血液循环之间有一个血脑屏障,但血脑屏障对酒精是无效的,所以我们喝酒以后,酒精能迅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随着我们饮酒量的逐渐增多,神经系统中的酒精浓度也逐渐升高,造成各种醉酒状态。
科普二:胆大话又多,我是不是已经醉了?
醉酒状态大概可以分为三期。
第一期:欣快期,表现为轻度兴奋,言语增多,多豪言壮语,甜言蜜语等,别以为这是兄弟、闺蜜相聚的激动,很可能已经踏进醉酒范围了。
第二期:功能损害明显期,表现为口齿不清,步态不稳,自控能力下降,无法准确完成各种操作,这些变化与当时的情绪、环境和平时的饮酒习惯有关。
第三期:深睡昏迷期,是典型的“酒醉”期,乙醇血浓度可达0.3%,影响到生命中枢,如果乙醇血浓度超过0.4%,大量的酒精就会抑制我们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我们平时所说的,喝酒过多想睡觉,就是我们的呼吸中枢受到了酒精的抑制造成的。
科普三:酒逢知己,到底几杯为好?
过量饮酒有害健康,那么多少才算适量,多少就是过量了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的饮酒量一般女性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25g。以一个成年男性为例,每天摄入啤酒不超过ml,葡萄酒不超过ml,38度的白酒不超过75g,52度的白酒不超过50g。
喝酒除了不能过量外,也要知道一些喝酒禁忌。
第一、不要空腹喝。空腹喝酒,使酒精量吸收速度提高,更容易醉酒,并且酒精直接刺激胃肠黏膜,损伤胃肠,还加重肝脏的负担。
第二、酒后不宜喝浓茶。酒后喝茶容易加剧心脏的负担,酒后应该多喝温水,蜂蜜水,淡茶等,不宜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第三、酒后不宜洗热水澡、蒸桑拿。这样容易导致热气聚集在人体内,加重醉态,导致恶性呕吐甚至晕厥,还会使心脏负担增加,血管扩张,甚至会出现血管破裂。
第四、酒后不宜服药。酒精会和多数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有*物质,因此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第五、忌各种酒混着喝。每种酒的工艺和添加的成分都不一样,混着喝酒可能会导致各种成分之间发生相互反应,这些反应对身体的损伤远比酒精大,而且混着喝酒更容易醉。
科普四:酗酒对身体的影响有多糟糕?
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几乎波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
首先,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造成脑萎缩,出现记忆力下降、痴呆、肢体震颤等。大量饮酒还可能造成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此外,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影响心功能,还有酒精性胰腺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大量饮酒对生殖系统也有较大影响。对男性而言,酒精可引起精子数量减少,异常精子增多,精子活力减弱,从而导致生育能力减弱。对于女性而言,易造成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甚至不孕不育,育龄妇女或孕妇嗜酒,则容易导致胎儿畸形,发育异常,弱智等。长期的酗酒还会成为癌变的诱因,如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