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你了解多少 https://m-mip.39.net/nk/mip_4345635.html原标题:医院确保慢病不停药保障急危重症生命线
“于医生,最近血压很高,药也快吃完了,医院可以配药吗?老张在医院病患群的咨询很快得到了答复。“医院心内科门诊一直开放着,可以前来配药。”家住南码头街道的老张由于冠心病、高血压一直在医院心内科随访。医院的答复无疑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3月至今,心内科承担着方舱、隔离点、外采核酸、病房照护等各项工作任务。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照常开诊,让病友们慢病不停药。与此同时,大家也拼尽全力保障着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穿上白色的“战袍”,套上厚重的铅衣和防护服,大家成为了和平年代的逆行“战士”。
患者老夏是一位73岁的男性,一周前因双下肢水肿加重伴胸闷、医院就诊,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能缓解。2天前老夏又来到医院急诊就诊,接诊医生初步考虑其为右室心肌梗死。
结合初步的心电图检查后,心内科主任于泓认为老刘并非右室梗死,因为AVR导联ST段抬高加广泛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考虑其左主干病变合并左心衰,治疗上给予加强利尿、扩血管,必要时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术加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经过一天的药物保守治疗,老刘的病情未见好转,他不能平卧,呼吸急促无法缓解,心肌损伤和心衰标记物飙升,生命危在旦夕!
于泓主任和马伟医师当机立断,按照新冠流行期间的防护预案,果断为老刘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明确诊疗方向。造影果然提示该患者为左主干加三支病变,由于左冠脉主干为左心室提供70%以上的血液供应,一旦左主干因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堵死”了,死亡率高达95%,情况已经是命悬一线!
在于主任的带领下,介入团队立即为老刘植入支架3枚,完成了左冠脉的血运重建。术后,老刘胸部不适明显缓解,病情初步转危为安。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为危急重症疾病,救治都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心梗患者一旦发病,如果错过了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再高超的技术都会束手无策,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结果。
37岁男性,胸痛7小时余,紧急呼叫……
67岁女性,胸痛7小时余,紧急呼叫……
晚上十点多,医院急诊抢救室接连收到两位急需抢救的心梗病人。
第一位男性患者小刘年仅37岁,在家里突发胸痛,紧急拨打,被立即送往医院。医院抢救室时,小刘胸痛明显加剧,急查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紧接着又接诊了第二位患者,67岁的王阿姨。王阿姨同样因为胸痛,通过居委会拨打,多方联系后得知医院接诊,立即赶到医院,急查心电图也显示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抢救刻不容缓,心血管内科值班医生马伟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接连为两位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次日零时,小刘和王阿姨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依次进行。身着厚重的铅衣,再罩上防护服,心内科于泓主任、刘晓利主任、马伟医生和吴蝶护士配合娴熟,顺利给予球囊扩张治疗和植入支架,迅速开通了患者的梗死血管,术后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术后均明显好转,转入心血管内科病房进一步治疗。目前两位患者均已脱离生命危险。
主动脉夹层瘤被誉为“超级杀手”,疫情期间,被送至医院救治的万女士就在这个“超级杀手”面前侥幸逃生。
年近七旬的万女士由于腹痛一周被送至医院急诊,后被收治在消化内科待查。在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后,发现万女士存在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可能。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较为少见的致命性疾病,它的发生与多种疾病有关。他最主要的危害便是破裂大出血,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因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随即马伟医生给万阿姨进一步做主动脉冠脉CTA检查,明确病变情况,CTA检查明确主动脉夹层瘤并破裂,患者病情刻不容缓。于泓主任决定为患者急诊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介入治疗。一切准备就绪后,于泓主任和马伟医生于当晚为患者进行主动脉造影术+主动脉腹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手术顺利完成后,转入GICU治疗观察,次日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转入心血管内科。
几经辗转患者现已转危为安,原来万阿姨在入院前并未重视自己的腹痛问题,加上疫情期间需要居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于是一拖再拖,入院后当医生告知其病情严重需要手术时,内心非常紧张,但好在医护人员给予了她很多心理安慰,让她情绪逐渐放松,及时进行手术后,她自己也明显感受到身体情况的好转,对此患者与家属都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截至目前,近2个月医院心内科已累计门诊服务居民人次。为罹患心肌梗死、主动脉瘤破裂等12位高危重症患者开展急救手术。
(刘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