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心肌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活方式干预对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复制链接]

1#

生活方式干预对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有益影响

焦点

1.在此随机对照试验中,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大多数非肥胖型和肥胖型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2.减轻体重与NAFLD的缓解有剂量依赖作用

3.对于非肥胖患者而言,达到缓解效果所需减轻的体重更少

4.六年的追踪结果显示,非肥胖患者更容易保持体重减轻的状态和正常的ALT水平

科学小贴士/p>

1.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全球化的流行趋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现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10%~30%,其中10%~20%为NASH,后者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25%。

2.什么是ALT?

谷丙转氨酶(ALT)

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尤以肝细胞为最,整个肝脏内转氨酶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倍。在各种病*性肝炎的急性期、药物中*性肝细胞坏死时,ALT大量释放入血中,因此它是诊断病*性肝炎、中*性肝炎的重要指标。在肝细胞坏死时,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1倍,因此转氨酶又(尤其是ALT)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患者中约有10-20%是非肥胖患者,体重的减轻对于这类患者的益处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于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疗效,并研究预测治疗反应的影响因素。

2

研究方法

将名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接受为期12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包括定期的锻炼;

对照组:接受标准治疗。

其中,实验组(n=77)和对照组(n=77),每组分别有39人BMI25kg/m2,有38人BMI≥25kg/m2。第12个月时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法检验被试者NAFLD的缓解情况。研究结束之后,患者将被随访至第6年。

该实验以亚洲标准(身体质量指数(BMI)小于25kg/m2)作为用于界定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基准。

3

研究结果

1.无论是以哪种BMI为基准,与只是进行标准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都更多的患者达到预期疗效。

(非肥胖者:67%vs18%,p0.;肥胖者:61%vs21%,p0.)

2.生活方式的干预、低基线肝内甘油三酯、体重和腰围的降低是非肥胖患者NAFLD缓解的独立因素。

3.半数的非肥胖患者通过减轻3-5%的体重使NAFLD得以缓解;而肥胖患者需减轻7-10%的体重才能达到相同效果。

4.经过6年跟踪调查发现,实验组的非肥胖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更容易保持体重减轻状态并更容易维持正常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

4

结论

1.生活方式干预对于非肥胖患者和肥胖患者治疗NAFLD均有效。

2.体重减轻可以缓解非肥胖患者NAFLD,但在这个人群中,不需要大量的减重,适度的减肥就完全足够了。

5

总结

一些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是非肥胖型的,有关这类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明确。但长时间的临床跟踪实验证明,在对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后,67%的非肥胖患者NAFLD有所缓解。其中,大部分患者在适当减少3-10%的体重之后NAFLD都有所缓解。长远来讲,非肥胖患者比肥胖患者更容易维持体重减轻的状态和正常的肝酶水平。

关键词:肥胖减重体重指数非酒精性脂肪肝瞬时弹性成像磁共振波谱学

作者简介:

一作:VincntWai-SunWong

◆单位:香港中文大学医学与治疗学系,香港中文大学消化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研究兴趣:肝细胞癌、乙型肝炎、肝炎、肝病病*性肝炎、脂肪肝

◆主要成就:病*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治疗、肝纤维化的无创评估。发布论文篇,被引用余次。

二作:GracLai-HungWong

◆单位:香港中文大学医学与治疗学系,香港中文大学消化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研究兴趣:消化内科和肝脏病学、病*性肝炎、肝细胞癌、肝纤维化的无创评估、幽门螺杆菌阴性特发性出血性溃疡

◆主要成就:GracLai-HungWong博士目前在中国香港特别行*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与治疗学系担任副教授,同医院的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专家。获得了香港内科医学院青年研究员杰出研究论文奖。发布论文篇,被引用余次。

主译:邵金薇

校对:马雨竹

作者资料查询:徐菡

编辑:王丝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