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在华中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4位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相继拔掉了呼吸机,开始自主、平稳的呼吸。同一家医疗机构在单日内完成4台DBD(脑死亡器官捐献)心脏移植术,数量之多,在我国尚属首次。
6日,4颗分别来自贵阳、海口、昆明、广州的脑死亡患者捐献的心脏齐聚武汉,医院4名患者的胸腔内,以延续生命。6日10时至次日凌晨,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夏家红教授率领余人的医护团队,在14个小时内,齐心协力成功完成4台手术。
术前,4位患者的心脏病已到终末期,只有心脏移植才能挽救生命。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11岁。其中,35岁的杨女士已于10年前接受过二尖瓣置换手术,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较差。去年,杨女士分娩后,心功能急剧下降,被确诊为终末期瓣膜性心肌病。在生命周期进入倒计时时,这位刚当妈妈的患者,迎来了生命的曙光。
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的11岁患儿玲玲(化名),心功能很差,术前主要靠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生命体征。在医院,她多次出现心衰症状,心跳几乎停滞。医生极力救治,为其赢得移植时间。
据董念国介绍,4颗供心极其宝贵,其中一颗系海南一名15岁青少年捐献。
医生们小心翼翼地呵护这珍贵的爱心。由于心脏移植必须在取心后6至8小时内完成,为保证能顺利手术,医院医院联络、协调,并派出6人“护心”团队分赴各地。其中,赴海南团队因凌晨没有合适航班返汉,他们与时间赛跑,从海南飞往南宁,再从南宁转机到汉。
手术前,心脏移植团队制定了多份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董念国说,目前,湖北医界正加速恢复、发展,心脏移植技术持续取得突破进展。特别是人们观念的进步,医院开展多台心脏移植手术成为可能。
近年来,中国每年的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人数不断上涨,截至年8月7日,人体器官捐献有效志愿登记人数达万余人。